一般栽培离不开土壤,土壤除对植物有固定支持作用外,主要是向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。土壤对植物来说,无疑是很重要的。良好的土壤应具备下列条件:
(1)、良好的物理性质:要求土壤的容重小,孔隙度大,疏松透气。粘重的土壤,排水透气性差,干旱易板结,花卉不宜应用。
(2)、丰富的营养成分:由于盆花用土有限,植物的根系仅能在盆中伸展,局限性大,根系从盆中吸收的养分总量受到限制,因此,土壤要有较高的营养成分,尽可能多地供给花卉生长对养分的需求。
(3)、良好的化学性质:每种植物生长都要求有适宜的酸碱度(pH值),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一样。我国将不同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划分为5个等级,即:
强酸性土壤pH<5.o;酸性土壤ph在5.o~6.5;中性土壤ph在6.5~7.5;碱性土壤ph在7.5~8.5;强碱性土壤ph>8.5。
大多数花卉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那么严,在偏酸或偏碱的土壤中均可生长,如一串红、马蹄莲、瓜叶菊、菊花等。多数南方花卉,如杜鹃、山茶、兰花、栀子花、蕨类、凤梨类、白兰花等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,一般要求pH值在4.5~6.8的范围内,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有不良影响。
(4)、较高的持水量:较高的持水量可以补充有限土壤中水分的不足。一般土壤难以很好地满足盆栽植物对水分和空气的需求。改良土壤主要是通过在配制盆土时添加有机介质和无机介质,如泥炭、木屑、玉米芯、棉籽壳、砸石、珍珠岩等,来提高土壤的持水量和透气性。
总之,多数花卉在结构适宜、腐殖质丰富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。但在栽培时,还要根据不同花卉对土壤性质的要求有所侧重,区别对待。